充滿戰地風情的金門,雖然是孤懸在台灣外海的小島,但因地理位置「雄鎮海門」,開發甚早,留下許多明清時代古蹟;金門開放觀光後,早年的軍事地景也逐漸揭開神秘面紗,吸引旅人造訪。走一趟金門,你會驚訝它豐富的人文色彩,並見證時光在金門留下的精采足跡。



 









 大風獅爺 迎接遊客



金門機場是認識金門的起點,走出航空站,就會看到一尊高大的風獅爺,彷彿歡迎遊客們到來。 位在金門縣浯江溪口外的建功嶼,是一座面積僅500平方公尺的奇特小島,漲潮時,它孤立在海上,如果算好潮汐,遊客就可登島觀光。去年8月,島上豎立一座9公尺高的鄭成功石雕,遊客可隔海眺望廈門。



 



 



 



模範街茶館 兩岸休兵



金城鎮是金門最早開發的區域,距離金城公車總站不遠處,就是金門著名的老街「模範街」。街道兩旁是保存完善的中式紅磚拱門建築,讓人彷彿時光錯亂,回到民國初年;金門脫去軍事外衣後,模範街出現兩岸文化匯集的特殊景觀,「戀戀紅樓」茶館裡,可以點杯「金門司令」,也有「毛澤東奶茶」(加了高粱酒的奶茶),讓人有種今非昔比的感受。 從模範街尾左側繞進一條小巷子,便會來到莒光路觀音亭,寺廟附近有座台閩地區規模最大的「邱良功母節孝坊」。牌坊建於清嘉慶年間,頂簷下懸有「聖旨」石匾,柱下立著四對勇猛威武的石獅,守護這座富麗壯觀的牌坊。



 



翟山坑道 烽火成雲煙



「翟山坑道」位在古崗湖東南方翟山腹裡,是一座可由陸地通往海面的地下坑道,內部幽靜昏暗,充滿神秘色彩。坑道主體是由花崗岩開鑿而成,總長約357公尺,寬約11.5公尺,高約8公尺,可容納42艘小艇駐泊,鬼斧神工的工程,見證金門階段性的戰地歷史。 有「戰鬥村」之稱的瓊林,是金門重要的戰略點,村中各家各戶廣連坑道,現已開放參觀。瓊林戰鬥坑道出口,立有一尊直立式風獅爺,手執令旗,是當地吉祥物,藉以鎮風驅邪。 清金門鎮總兵署,建於明萬曆年間,原是明代會元許獬的書齋,清康熙年間,金門鎮總兵陳龍,將總兵署遷到這裡,民國之後,這裡曾先後做為縣公署、金門防衛司令部、福建省政府、金門戰地政務委員會的辦公處所,目前以史料館新風貌開放參觀。









雙鯉溼地 看自然生態



「雙鯉溼地自然中心」位於古寧頭雙鯉湖畔,民國89年啟用,除了展示館外,另有綜合劇場。相傳這裡的地貌,呈現風水學中生生不息的「雙鯉抱珠」,因而得名。 地下樓層位於湖中,由窗戶往外看,可看見湖底生物及水生植物,也常有各類水鳥優游。



 



 



  想到金門,許多人就想到莒光樓。這座形式源於古代麒麟閣的宮殿式建築,棟宇輝煌,數十年來常是金門郵票和風景明信片的主題。莒光樓建於民國41年,是金門花費人力、物力最多的建設之一,由當時的金門防衛司令官胡璉將軍闢建,藉以宏揚毋忘在莒的精神。





金門的人文歷史風貌,隨著時代演進不斷轉變,但不管戰地也好,小三通也罷



和平永遠是人們心底最深沉的企盼。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僑見不一樣 的頭像
    僑見不一樣

    僑見不一樣

    僑見不一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