※Gafsa的「Restaurant Orbata」

23IMG_1553 v

午餐之後,再度踏上拉車旅程,進入Gafsa後,在休息站喝杯咖啡稍做休息,這休息站叫作「Restaurant Orbata」。

24IMG_1551

「Restaurant Orbata」旁邊的飯店,叫作「Gafsa Palace」。

26IMG_1573 25IMG_1562

離開Gafsa後地貌就進入了沙漠氣候帶,沿途景色開始荒涼,橄欖樹越來越少,大片沙漠或礫岩裡點綴著零星綠色灌木,愈來愈接近撒哈拉沙漠的邊緣,Carrie感覺愈來愈興奮呢!

※Chak Wak博物館

由於車程較遠,所以帥哥導遊趁機講解了沒機會去參觀的Chak Wak博物館,他說這座博物館分成七大站,將突尼西亞一地的歷史從古到今呈現出來。第一站是「人類的起源」,裡面有各種化石標本、恐龍模型、史前動物區、原始人。第二站是「傳統突尼西亞的日常生活」,日常家禽家畜是羊咩咩及雞,以椰棗樹的樹幹當建材,燒磚則用椰棗樹的葉子當燃料,椰棗樹對沙漠區的人來說太重要,每個部份都有用途,還有仿柏柏爾人的傳統穀倉「Ksar」。第三站是「人類的祖譜」。第四站是「諾亞方舟」,出口有亞伯拉罕以子獻祭的故事畫。第五站進入「古文明世界」。第六站是「基督教世界」。第七站到「伊斯蘭世界」,內有開羅安大清真寺模型。

※漢尼拔將軍

帥哥導遊還特別提起突尼西亞人最驕傲的英雄~漢尼拔將軍。漢尼拔(西元前247~西元前183年)是迦太基將領哈米爾卡‧巴卡的兒子,羅馬和迦太基的第一次「布匿戰爭」(羅馬稱迦太基人為布匿人)是他童年深刻回憶。漢尼拔從小就受戰火鍛煉,9歲時父親命令他跪在祭壇前發誓:長大成人後,一定要成為與羅馬誓不兩立的仇人。25歲時,成為迦太基駐西班牙部隊的最高統帥。

漢尼拔最令人感佩的,是從小跟隨父親受過多年軍旅生活磨煉,使他具備堅韌不拔的毅力、吃苦耐勞的精神,意志堅強、膽識過人、善於用兵,富有軍事才能。平時生活簡樸,與士兵同甘共苦;戰時身先士卒,深受士兵擁戴。有人曾描寫他:「沒有一種勞苦可以使他的身體疲乏或精神頹喪。酷暑也好,嚴寒也好,他一樣受得了。無論在騎兵還是步兵裡,他總是把其他人遠遠地拋在後面,第一個投入戰鬥,交戰後,最後一個退出戰場。」

漢尼拔上任後,積極準備對羅馬的戰爭,擬訂周密詳盡作戰計畫,暗中派遣密使爭取希臘城邦的支持(希臘城邦也對羅馬心懷不滿)。接著為了逼羅馬人先向迦太基宣戰,就去攻打薩貢姆城(薩貢姆城是羅馬同盟者),薩貢姆城突然遭到襲擊,當然去向羅馬求援,羅馬元老院向漢尼拔發出警告,漢尼拔反而責備羅馬干涉薩貢姆內政。西元前218年,羅馬向迦太基宣戰,第二次布匿戰爭正式開始。

漢尼拔最為人津津樂道的,是此次戰爭中,居然率領大軍,翻越阿爾卑斯山,直攻義大利本土,將羅馬打個落花流水。這次跨越阿爾卑斯山的遠征,行程近900公里,克服許多艱難險阻,只花33天就越過冰雪覆蓋、山高坡陡、氣候惡劣、岩多路滑的阿爾卑斯山。只是越過阿爾卑斯山後,原本由9萬步兵、1萬2千騎兵、幾十頭戰象組成的大軍,只剩下2萬步兵、6千多沒有馬的騎兵、一頭戰象,幸虧仇恨羅馬的內阿爾卑斯山居民、高盧部落紛紛投奔,補充了人力和馬匹,這大軍得以一舉大敗羅馬部隊。

西元前217年6月,漢尼拔採迂迴戰術,在義大利中部的特拉西美諾湖畔設下埋伏,把羅馬4個軍團近3萬人的隊伍引進三面環山,一面臨湖的峽谷,不到3小時漢尼拔的軍隊結束戰鬥。羅馬損失慘重,執政官戰死,1萬5千人陣亡,幾千人被俘,僅剩6千人衝出重圍,逃入附近村莊。漢尼拔士兵窮追不舍,在繳械留命的條件下羅馬士兵全投降了。漢尼拔區別對待俘虜,給羅馬士兵全帶上枷鎖,立即釋放無羅馬公民權的義大利人。

西元前216年8月爆發康奈戰爭,羅馬軍隊有步兵8萬,騎兵6千,漢尼拔只有步兵4萬,騎兵1萬4千,經過12小時的激戰,羅馬軍大敗,損失7萬餘人,而漢尼拔損失不到6千人,創造古代軍事史上以少勝多的輝煌戰例!

西元前196年,漢尼拔當選為迦太基最高行政官,實行許多重大改革。但這些改革措施遭到貴族寡頭們的強烈反抗。他們向羅馬政府告密,誣陷漢尼拔準備發動新的反羅馬鬥爭,借此加害漢尼拔。已臣服羅馬的迦太基政府竟準備用漢尼拔來換取羅馬人的歡心。漢尼拔萬般無奈下連夜逃出家鄉。羅馬人不肯留下後患,跟蹤追捕。西元前183年,在無路可逃情況下,漢尼拔在異國他鄉服毒自殺,漢尼拔足智多謀、學識淵博,本應做出更輝煌的偉業,可惜生不逢時,落個悲慘結局。

※吐澤Tozeur的哈德浮古城Ouled el Hadef

27IMG_1594

日暮黃昏,大夥兒也抵達了吐澤Tozeur的哈德浮古城Ouled el Hadef。

28IMG_1596

「Tozeur」古名「Tusuros」,是傑裏德綠洲的貿易中心,城裡到處可欣賞到棕黃色的磚瓦建築,棕櫚樹的種植和運用也早就是最重要的經濟活動。

29IMG_1597

入城的路口處,有個黃磚大水瓶,就位於吐澤的主要大街Ave Farhat Hached上!

31IMG_1599 30IMG_1598

面積達1千多公頃的吐澤,曾是羅馬時期的警衛前哨,自古以來就扮演沙漠驛站的功能,是商隊穿越撒哈拉沙漠的交通要道,近年來因壯觀的Jerid鹽湖、鄰近的高山綠洲、無垠的撒哈拉沙漠,使吐澤成為觀光重鎮。

關於漢尼拔的事蹟,也可以參考維奇百科:http://zh.wikipedia.org/zh-tw/%E6%B1%89%E5%B0%BC%E6%8B%94

全站熱搜
創作者介紹
創作者 僑見不一樣 的頭像
僑見不一樣

僑見不一樣

僑見不一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