嵐山

(あらしやま)是日本京都的一個觀光地,以秋季賞楓和春季賞櫻花而知名。流經此處的桂川將其分割成右岸嵐山地區及河對岸 的嵯峨野。整個嵐山地區是以橫跨桂川的渡月橋作為中心,這條橋的命名起源於龜山上皇的一句「似滿月 過橋般」的詩作而得名。


DSC_7537-1(001)(雨中的嵐山)


日本遊的第四天,雖然已經鐵腿但仍然要繼續走下去,按照原定計畫往嵐山出發,我們從新大阪搭御堂筋線到梅田,再由梅田搭阪急到"桂"這地方,換搭阪急 嵐山線到嵐山


約莫一小時的車程終於來到賞楓勝地-嵐山,嵐山站不大,其月台的宮燈是其特色


DSC_7458(001)


這天天氣並不好,大半時間都是下著雨,從車站往渡月橋的方向走,還有一小段路(雖然有公車可以搭,不過我們為了好好體驗一下路過風景所以決定用走的),途中經過了嵐山溫泉,這樣的天氣照理說應該要進去享受一下的,當時怎麼會沒去呢?



日本嵐山-法輪寺


用走的總是會有驚喜的發現...在出了嵐山車站之後,還沒到渡月橋之前,我們發現了一個沒人去的地方,可能是入口處不明顯的緣故,但在雨中卻分外顯得有意境呢!



這裡是法輪寺

DSC_7468(001) 
經過大門看到的就是一排長長的階梯,楓葉在階梯上搭起了鮮豔的隧道(如下圖)


DSC_7477(001)


階梯兩側的宮燈上,滿是翠綠的青苔,更添古意盎然。沿著石階而上,映入眼簾的就是法輪寺主殿,裡頭供奉著藥師如來與虛空菩薩;這裡明明就是一個很有味道的地方啊!卻一個人影也沒有


DSC_7489(001)因為虛空藏菩薩是牛年和虎年出生的人的守護神,因此庭院兩旁各有尊石雕,一尊是張口咆嘯的石老虎,另一邊則是頭壯碩的石牛,。DSC_7491(001)


寺廟旁還有座雷電塔


DSC_7501(001)從上方往下看去是舖滿楓葉的石階,如同舖鮮艷的地毯一般,漫步在其中還真是一種享受,都捨不得踩過這些落地的片片記憶


DSC_7504(001)


雖然巧遇下雨,卻也讓我體驗到雨中的不同嵐山風貌,美麗至極。回到入口處才看清楚這有個介紹的立牌,有繁中、日、英、韓四種語言


DSC_7508(001)其實整趟走下來發現很多介紹都會是繁體中文呢,可惜現在台灣去觀光的人數漸漸被大陸觀光客趕上了,那天要換成了簡體中文說不定還比日文難看懂哩。



過了這間渡月亭,轉個彎就到了"渡月小橋",從渡月小橋已經可以約略看到整個景緻的美麗了。

DSC_7511(001)


再往前走才是真正著名的"渡月橋"


DSC_7525(001)


從渡月橋上即可看到整個大景,雖然下雨使得山頭罩著煙嵐,卻仍有如詩般的美麗景色。



在這裡依舊可以看到很多的觀光人力車(這是很多日本古老風景區都有的特色)。

DSC_7544(001)


河岸邊的餐廳,應該是這美麗景色使他更顯得高檔。DSC_7545(001) 儘管四週山嵐如同薄紗籠罩著,河面倒影出的山色卻更加迷人,可以搭上小船體驗河中賞楓的悠閒情趣(註1),也可以駐足在河邊觀賞,或者吟詩作對,或放空在岸邊享受吹輕風吹拂。好啦,發完呆,接著往天龍寺方向移動,沿途風景依舊是令人讚嘆的美。


DSC_7593(001)


寶巖院,這也是個賞楓的好地點,雖然沒進去,但從外面看就知道我所言不假了吧! 由出口往裡面看,地上鋪得滿滿的都是楓葉呢。


DSC_7644(001)


DSC_7657(001)


在寶巖院之外,則是由眾多嵐山羅漢組成的陣勢,據說是有108尊羅漢,每尊都是不同的表情姿態,表情相當生動。


DSC_7651(001)


經過了嵐山羅漢及寶巖院之後,拐個彎看見的是招牌差點被楓葉擋住的嵐山美術館。


DSC_7666(001)


再轉個身看到的外牆,便是這次嵐山行的重點之一,名列世界遺產的"天龍寺"


DSC_7668(001)


日本遊 - 大本山天龍寺



走過了法輪寺與渡月橋之後,我們離開桂川沿岸往裡走,目的是世界遺產之一的"大本山天龍寺"

DSC_7787(001)(圖為天龍寺院裡的造景)


天龍寺入口處的佛場DSC_7671(001)


這時雖然放晴了,但往另一邊的天空望去,仍是嵐煙渺渺,卻很美。向著陽光,努力想辦法去留下那美麗的畫面,不過實在不容易啊!


DSC_7682-1(001)


走到了裡面,遇到一群高中女生來參觀,這麼冷的天氣竟然給我穿那麼短的裙子,我們只能佩服(但他們高中生裙子好像一直就這麼短)


DSC_7698(001)天龍寺本體


DSC_7699(001)


在天龍寺一旁的楓葉襯著翠綠的樹木,紅的相當顯眼


DSC_7710(001)


走近一看,這裡是沒開放的區域,不過滿地紅耶~ 好想在上面打滾啊!  而且裡面還有一棵更是紅的誇張呢!


在參觀的出入口處擺著三個大石雕


DSC_7724(001)


逛到一半時,天空忽然更晴了,不過也只限在這片天空而已


DSC_7761(001)日式庭園特有的造景之一,這一面美麗的屏風,上面映著對面的庭園造景,特別有感覺。


DSC_7794(001)


庭園裡景緻的一角天然風景


DSC_7795-1(001)穿過這門另一個地方又會有怎樣的風景呢


DSC_7809-1(001)


好像寺廟裡只要有池子就會被當成許願池,雖然他看起來已經就是了。


DSC_7848-1(001)


再往天龍寺更裡面走,就會經過一片竹林,是完全的翠綠,而某些角落仍有紅葉襯著綠竹


DSC_7878(001)


出了天龍寺北院,往上這道竹林通往的是嵐山小火車的車站,可惜當時已經停駛


DSC_7909(001)


而沿著竹林往下坡走,會先經過野宮神社,再往下走便是回到大馬路的地方


DSC_7930(001)


(野宮神社)


我們拖著操了好幾天的雙腿走了一整天,於是決定搭一小段公車回到火車站,這時的車站因為天色及燈光的交疊,突然美了起來,也算是今日這趟嵐山之行的完美句點。


DSC_7966(001)


後來發現一個地方,想說這裡怎麼會有塗鴉呢?仔細一看才發現,原來這是列車洗車的地方啊! 還畫了可愛的圖哩。


DSC_7971(001)


末了,先附上這天嵐山行的GPS路徑記錄(紅色線條便是我們行經的路線),本文介紹的法輪寺約略在圖中下方,嵐山虛空的位置。


20071203嵐山路線圖



註1. 一個人大約2500日幣一趟

註2.嵐山主要觀光點


佛寺與神社


    1.天龍寺


天龍寺是位在京都地 區嵐山的禪宗寺廟。被喻 為「京都五大禪寺」之首。天龍寺建於1339年,就如同許多其他的寺廟一樣,它的歷史中,也有多次被燒毀的記錄。目前的建築是於明治時代重建的。其開山住持夢窗疎石也是著名的庭園的設計者。他創造了天龍寺的地標庭園, 這庭園不同於寺廟的其他部分;在多次祝融之災中殘存下來並成為該類型庭園中歷史最悠久的一座。


天龍寺在1995年被指定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文化遺址。天龍寺離京福嵐山站只有幾步路的距離。靠著京福電鐵這條小鐵路,將嵐山與龍安寺/金閣寺地區 和七條通相連接。


距天龍寺徒步約五分鐘的距離可達JR嵯峨-嵐山站,在這邊可搭乘JR嵯峨野線(山陰線)的通勤電車到京都車站,約需15分鐘。


開放時間: 上午8點半到下午5點半(11月到3月開到下午5點)


入場費: 500 日圓


   2.法輪寺


   3.野宮神社


沿寂靜的竹林小路迤邐而行,見眼前一座簡朴的黑木牌坊(鳥居),便是著名的野宮神社。野宮神社不大,但歷史悠久,最早記錄曾出現在【源氏物語】里。野宮神社是供奉交友結緣、入學昇學學問之神的神社,因此來此祈愿求籤的多以多愁善感的年輕女性和學生為主。



野宮神社內還有一塊龜石,據說撫模此石誠心許願,便可實現一個自己最想實現的愿望,到此遊覽不可錯過這一機會,據說很靈驗。神社內種類豐富五彩繽紛的護身符等也獨具特色,是京都著名吉祥物禮品。



右京區嵯峨野宮町1

京福電車「嵐山站」徒步5分鐘


075-871-1972


9:00~17:00(12/1~2/末~16:30)


寺內免費。靈寶殿參拜700日圓


4.寶巖院


博物館與紀念館


   1.時雨殿


    2.京都嵐山音樂盒館(京都嵐山オルゴール館)


    3.美空雲雀館


    4.渡月橋


京都嵐山腳下緩緩流淌的大堰川上橫跨一座橋,名為【渡月橋】,據說是因形澌彎彎的月亮跨在河水上一樣而得此名。渡月橋的橋墩用鋼筋建造,而橋面則為木造,古香古色,與周圍嵐山遊覽區的自然景觀諧和融洽。自平安朝起,日本的貴族們就將這一帶做為郊外踏青,泛舟戲水的遊樂地。



渡月橋附近景色宜人,青山綠水,料亭紅燈,遊人如織。春天櫻花、秋日紅葉,美景倒映在大堰川上,美不勝收。沿河可偶見盛裝藝妓姍姍而行,令人感覺恍若時光倒流,風情萬種。

      5.嵯峨野觀光鐵道


嵯峨野浪漫小火車(嵯峨野Torokko列車),是從嵐山到龜岡,緊沿著保津川陡峭的峽谷所建的鐵路。天氣許可的時候時候火車會有露天車廂。這火車之旅通常會跟做套裝行程。



從Torokko嵯峨站(與JR嵯峨嵐山站為同一棟建築)到Torokko龜岡站,單程約為25分鐘,費用為600日圓。火車從3月1日運行到12 月29日,星期三除外(但在春假或暑假的星期三,以及黃金週、楓紅季節以及在星期三的國定假日則照常營運)。(參考來源http://tw.japan-guide.com )

全站熱搜
創作者介紹
創作者 僑見不一樣 的頭像
僑見不一樣

僑見不一樣

僑見不一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