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回旅行找資料時,最喜歡從美食下手,尤其平價的庶民美食,道地的韓國小吃,讓我還沒出發就滿滿期待。
[明洞巷子裡的小吃攤]
迎接我們在首爾的第一餐,就是明洞巷子裡的小攤販,每樣東西看起來都紅通通的,不太嗜辣的我們先選了最道地的辣炒年糕,順便測試辣度。甜甜辣辣的辣炒年糕,沒有想像中的辣。口感很Q,不過糯米吃太多胃會不舒服,還是分食比較恰當。
韓國的路邊攤和我們的習慣不太一樣,老闆會給你裝成一盤,客人就站在攤位旁吃,還可以加湯。才沒吃一會,攤位邊就站滿了客人,大家就這樣一起圍著吃的感覺很特別。旁邊兩位大學生女生看我們是外國人,很熱心幫我們拍照,還幫我們跟老闆要湯,ㄌ甚至還與我們分享她們點的食物。
↑ 種類不少的小吃攤。
↑辣炒年糕。
↑ 一邊吃邊聊天,沒一會居然站滿了人,大家一起圍在攤子邊吃東西的經驗很有趣。
↑ 路邊看到的烤魷魚和炸薯條。應該買瓶啤酒來配的。
[東大門Migliore往Doota方向的小吃攤]
另一天在東大門逛街,顧著血拼都沒吃飯,等回神後才覺得餓,就選了小吃先來充充飢。
↑ 我們儘量選有圖片有價錢的攤販,免去語言不通或被坑的困擾。
選了個薯條熱狗和炸雞塊,小條的炸熱狗,周圍是短短的薯條,吃起來還真的就是在吃薯條和熱狗,味道沒有特別融合,只能說吃下一口有兩種滋味,雖沒很特別也不會難吃,嚐個鮮還滿有趣的,不過若是現炸就好了,冷掉的熱狗也難怪美味度下降吧。另一個炸雞塊就非常普通,也有點乾,比較不推薦。
↑ 薯條熱狗和炸雞塊。
[明洞恭喜面館那條巷子底(近郵局)]
一台小車老闆正賣力的滾開麵皮,圖形的模型,還搞不清楚是什麼就跟著排隊,也不顧沒多久前才吃完下午茶,就買了一個來嚐鮮。
現做好的肉桂糖餅,剛拿時超燙手,為了吃也要努力忍燙。剛烤好的糖餅口感偏軟,沒一會稍涼後,變成有一點點脆硬的口感很好,忍不住一口接一口,其實一開始還不知道是肉桂,只覺得味道很熟悉,過了一會才想起原來是肉桂味。本來不愛肉桂的我,竟然因為這個糖餅愛上肉桂味,真是意外的收穫,吃完很後悔沒多買幾個。
↑ 現桿麵皮,再放入旁邊圓圓的模型。
↑ 熱呼呼的肉桂糖餅超好吃。
[明洞站一號出口]
我們住的民宿巷口有個掛著竹簾的小攤在賣早餐,連著幾天經過,有點好奇是在賣什麼。最後一天的早上我們決定試試,攤子裡只賣著壽司捲和火腿蛋土司,我們買了土司。
放在保利龍盒裡用鍚泊紙包起來的土司,雖不是現做,打開時居然還會燙手,份量還不小的火腿蛋土司讓我們吃超飽足,口味其實沒有什麼特別,但是保溫的包裝令我印象深刻。
↑ 賣早餐的小攤。
↑ 保溫很好,份量又大的火腿蛋土司。
還有很多的小吃沒有嚐試到,魚板、烤魷魚和混合各種口味的香腸,尤其還有「生吃活章魚」,聽說吃下去的時候章魚腳會吸住你的嘴巴,雖然可怕但也想試試。這吃不夠的遺憾,就留給下次再來完成吧。
留言列表